今年春节
荔城区拱辰街道东阳村结合
(资料图片)
“莆阳开春,开河、开街、开村”活动
举办“进士东阳”科举文化展
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打卡
人们穿行在进士古村
欣赏汉服、莆仙戏、十音八乐等表演
和大师工艺作品
开启一次涤荡身心的文化之旅
▲清嘉庆十四年进士陈云章宅第御史第举办特色民俗活动
荔林水乡和科举文化
是莆田鲜明特色
能同时兼备两者特色的
东阳村为全市独一家
▲东阳村古厝层层叠叠,错落有致
东阳村是闻名遐迩的“进士村”
历史悠久,名人辈出
先民遗留下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
是莆田现存的科举文化“活化石”
因历史文化悠久
传统村落格局保持完好
东阳村被纳入我市
“莆阳开春,开河、开街、开村”活动的
“开村”项目
▲陈氏宗祠内悬挂“三世五进士”“东阳村十一进士”画像
01
古韵新颜迎八方客
今年开春
“到东阳村,过吉祥年!”
经过前期风貌提升、环境整治
东阳村向市民和游客发出诚挚邀请
航拍下的东阳村
古厝层层叠叠,错落有致
成片红瓦朱墙,艳丽恢宏
▲航拍下的东阳村
清代族谱里的“东阳形胜图”
显示东阳村自古就是
淇水环流的荔林水乡
红砖古厝坐落其中
古时的东阳建有
十八祠、二十四衙
二坊、一池、一漂
▲荔林水乡
围绕市委市政府
“莆阳开春,开河、开街、开村”
活动部署要求
东阳村依照古时“东阳形胜图”
还原聚星池、古民居照墙等
并活化利用古民居,植入文旅业态
以古韵新颜迎接八方来客
▲东阳形胜图
新建的迎宾花海赏心悦目
穿过村口的古榕树
寓意“荣归故里”
还原古时东阳学子从村渡口启程
拜“淇”所赐,一帆风顺
衣锦还乡的盛况
▲入村伫立的“东阳”牌坊,彰显“科甲联芳”荣耀
入村伫立的“东阳”牌坊
彰显“科甲联芳”的荣耀
过了牌坊
就进入“科举文化第一街”
02
“进士村”承文化基因
“科甲联芳”让东阳村扬名
从明建文二年(1400)
登庚辰科进士第开始
400年间,一个家族诞生了
11名进士、28名举人
18名贡生、88名太学生
官至御史3名
获历朝皇帝敕命封赠褒嘉的有8名
涌现出“三世五进士”
“祖孙、父子、兄弟、叔侄进士”
等科举盛况
▲东阳村科甲腾芳
漫步青石板路
穿行于古厝间
行走在高墙窄巷里
宛如穿越时空
曾经的辉煌都镌刻在
一砖一瓦、一巷一陌中
诉说这个村明清两代科场的辉煌
▲东阳村一角
一座明代私塾里
嵌入土墙的《庭训》
反映出东阳村自古学风浓厚
书写这块庭训的是东阳陈家的先祖陈俨
这块庭训
是全村世世代代铭记在心的“家训”
▲庭训
当年送学子上京赶考的东阳码头
如今改造成“水上巴士”码头
设立的“送考亭”成为村庄新景
03
传统村落绽活力
在“莆阳开春,开河、开街、开村”活动中
我市邀请文旅运营团队
充分利用东阳村古民居资源
导入文旅IP,突出科举文化
打造“东阳古村”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
▲东阳村夕阳
工艺美术产业是我市12条产业链之一
我市在东阳村设立大师工坊
打造青年创作者基地
将东阳村建设成
展示莆田工艺美术产业的新窗口
“开村”期
邀请“大国工匠”郑春辉
在有126年办学历史的东阳小学
展览工艺精品,增添活动文化气息
▲卷书上灰画彩绘人物故事
“开村”期间
一场年俗美食集市同步开启
古琴清幽、茶香清雅
在亭台楼阁围绕的书香茶苑
围炉煮茶,品一盏香茗
尝一块“东阳饼”
寻找最大公约数、画出最大同心圆
东阳村激活生态绿心、释放村落魅力
推动生态、文态、形态、业态、活态
“五态融合”
翻开了绿心保护和乡村振兴的新篇章
▲东阳村河道
新闻链接
东阳村最后一名进士是莆田水利功臣
陈道潜十五世孙陈池养在嘉庆十四年(1809)中进士,他是东阳村最后一名进士。陈池养重修镇海堤,保护兴化南洋平原良田,成为莆田水利功臣。镇海堤是福建省建设最早、规模最大的海堤,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晚年,陈池养编撰《莆阳水利志》八卷,总结历年治水经验,汇集历史资料,表彰治水功臣,此书是一部学术性和实用性兼具的水利学、地理学专著。
央视直播莆田!完整视频来了~
火树银花闹元宵
来源: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/文 蔡昊 陈斌/图、视频
剪辑:刘永辉
编辑:刘永辉
值班主任:陈霖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东方珠宝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8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